以下正文在线配资交易网址
一直以来,支线航空发展并不尽如人意。
无论是支线机场,还是支线航司,大多数日子比较艰难。
对于支线航空公司来说,有的转成干线,有的继续艰难度日。
不过,有一家航司与支线航空有所不同。
那就是华夏航空。
最近,华夏航空公布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财务业绩,民航业第一个公布一季度业绩的航司。
一、业绩变脸:由阴转晴
自2020年以来,华夏航空的业绩可谓是跌宕起伏,让人直呼看不懂。
2020年,净赚6.286亿
2021年,净亏1.126亿
2022年,净亏19.74亿
2023年,净亏9.65亿
2020年,疫情冲击,全行业都亏了,但华夏航空却创下了历史最好的经营业绩。
2023年,民航向好转变,但华夏航空却创下了历史第二高的亏损业绩。
2024年,华夏航空业绩再度变脸,只不过,这一次是向好转变,扭亏为盈。
营业收入66.96亿元,比增长29.98%。
归母净利润2.68亿元,同比减亏增利12.35亿元。
进入2025年,华夏航空业绩再度向好发展。
2025年第一季度,华夏航空:
营业收入17.74亿元,同比增长9.78%。
归母净利润8197.68万元,同比增长232.31%。
二、经营向好:三大原因
所实话,当前民航业面临“内卷式”竞争加剧的挑战,行业价格持续走低,航司业绩大幅承压。
那么,华夏航空业绩为何反而呈现与其他航司不同、大幅向好的态势呢?
翼哥认为,主要有三个原因:
一是地方政府化债之后,财力有所改善。
华夏航空作为专注支线航空的公司,与地方政府合作紧密,其许多航线依赖地方政府的补贴。
在地方政府化债之后,财力得到改善,有更强的资金实力来支付此前拖欠的航线补贴,这直接增加了公司的现金流和利润。
根据华夏航空的年报数据显示:
华夏航空2024年度确认为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12.8131亿元,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 344.79%。
政府补贴对华夏航空的业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二是支线航空受高铁的冲击较小。
支线航空主要服务于中小城市及旅游类城市,这些地区高铁网络覆盖相对不完善,或者高铁建设成本高、收益低,难以大规模铺设。
一些偏远山区、海岛等地区,高铁很难到达,而支线航空能发挥独特作用,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,与高铁形成互补而非竞争关系。
此外,华夏航空独飞航线 153 条,占比 84%,受内卷式竞争的冲击脚下。
三是支线航空补贴政策利好。
2024年,民航局对《支线航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》进行了修订,这对华夏航空形成利好。
华夏航空运力布局以西北、西南、北方地区为主,与民航局重点补贴地区高度重合,补贴范围更加聚焦、跨省区航段航距限制放宽、补贴方式更加优化,为华夏航空业绩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三、未来在线配资交易网址可期:挑战与机遇并存
整体来看,无论是从支线航空的差异化竞争来考虑,还是从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而言,华夏航空未来发展还是大有前途的。
毕竟,华夏航空是我国唯一一家规模化的独立支线航空,航线网络覆盖全国45%的支线航点,独飞航线占比高,具有较强议价定价能力。
华夏航空目前覆盖航点 130 个,其中支线航点 94 个,在支线机场时刻资源获取上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。
不过,我们也看到华夏航空面临的巨大挑战。
一是机型的压力。
目前华夏航空飞机75 架,属于中等规模航司,不过机型却有三种。
机型不统一,而且是来自三个厂商的飞机,对运行保障带来较大挑战。
尤其是支线飞机,利用率相对较低,单位成本较高,对航空公司经营带来压力。
二是政府补贴的压力。
因为华夏航空支线航空的特点,政府补贴对其业绩影响非常大。
如何适当减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也是华夏航空未来要思考的事情。
三是高铁冲击的压力。
虽然支线航空受高铁冲击相对较小
但是因为支线航空一般的航距较短,一旦高铁开通,遭受的冲击将史无前例。
比如云南许多地区开通高铁以后,许多支线就受到了影响。
华夏航空的效益爆发不仅是企业战略的成功,更折射出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的结构性机遇。
其通过精准定位、成本控制与生态布局,为行业提供了“小机型、大网络、强协同”的发展范式。
未来,随着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,支线航空或将成为航空公司差异化重要方向,而华夏航空有望继续领跑这一赛道。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