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伤害之一,可能导致骨折(如髋部骨折)、脑部损伤、软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。此外,跌倒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配资查询之家门户,如焦虑、抑郁等,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。
预防跌倒的措施
(一)环境改善
1. 地面防滑:保持地面平整、干燥,避免铺设地毯或滑动的垫子。卫生间和厨房等易潮湿区域应使用防滑地砖,并安装扶手。
2. 家具摆放合理:家具摆放应合理,避免在通道上摆放杂物,确保行走空间畅通无阻。床、桌、椅等家具的高度和位置应适合老年人的身体特点。
3. 充足照明:保持室内光线充足,避免昏暗的角落和闪烁的灯光。特别是夜间,应安装夜灯或感应灯,方便老年人夜间行走和上厕所。
4. 适老化改造:进行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,如安装扶手、防滑垫、适老座便器、适老洗浴椅等。
(二)个人防护
1. 穿着合适:穿合身的衣裤,不穿过长、过紧或过宽松的衣裤。选择低跟、防滑、合脚的鞋。
2. 使用辅助器具: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,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的辅助工具,如手杖、助行器等。
3. 安全出行习惯:外出时注意观察环境,选择无障碍、不湿滑、光线好的路线。上下台阶、乘坐交通工具时站稳扶好。
4.放慢动作:起床或久坐后先缓30秒再站立,避免体位性低血压。转身、上下楼梯时扶稳扶手,避免突然转身。
(三)身体锻炼
1. 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:通过适当的锻炼,如太极拳、散步、平衡训练等,增强老年人的肌力、柔韧性、平衡能力和反应时间。
2. 避免过度劳累:锻炼时注意适量、适度,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。
(四)疾病管理
1. 合理用药:遵医嘱用药,避免自行混合用药,防止药物副作用(如头晕、乏力、体位性低血压),增加跌倒风险。
2. 定期体检:定期检查视力和听力,避免感官退化导致平衡失调;监测血压、血糖,避免低血压或低血糖引发头晕;评估骨骼健康(如骨质疏松),必要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。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影响平衡感和行动能力疾病。
3. 均衡饮食:保证蛋白质摄入(如鸡蛋、鱼肉),维持肌肉量。适量补充维生素D(日晒或膳食补充)和钙(牛奶、豆制品)。
4.心理干预:家人多陪伴,鼓励老年人保持乐观情绪,增强自信心,减少焦虑和分心导致的意外。避免因害怕跌倒而过度限制活动,适度运动反而能降低风险。
跌倒后的应对措施
1.学习自救:保持冷静,跌倒时可以侧身翻滚缓冲,避免直接用手撑地,跌倒后不要立即起身,先检查身体是否有剧烈疼痛或出血。
2.安全起身:自觉身体无严重外伤时,可按照以下步骤安全起身:翻身转为侧卧位 → 用手肘支撑缓慢转为跪姿 → 寻找稳固支撑物(如椅子、墙壁)→ 借助支撑物缓慢站起。
3.立即求助:如感觉头晕、恶心,或出现剧烈疼痛、关节变形、头部撞击地面等情况,应大声呼救或拨打120急救电话。
总结
预防老年人跌倒需要从环境、个人防护、身体锻炼、疾病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。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,可以有效降低跌倒风险,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显著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。若老人近期有跌倒史,建议到医院老年科或康复科进行专业评估,制定个性化方案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守护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。
作者: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 唐瑗
审核: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 徐东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